南城縣堅持“兩史”(黨史、國史)教育從娃娃抓起,不斷創新載體,豐富活動形式,整合有效資源,讓“兩史”教育在孩子心中打下“紅色”烙印,實現在青少年中入腦、入心——
以飽滿的熱情演唱抗日紅色歌曲,提醒師生銘記歷史,勿忘國恥;用手中的神奇畫筆描繪出一幅幅中國輝煌成長的嶄新畫卷,禮贊祖國翻天覆地的變化;邀請退伍老兵講述抗日戰爭的熱血故事,傳承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,樹立崇高理想信念……新學期以來,南城縣各中小學形式多樣的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活動好戲連臺,學生在盡情展示自己才能的同時,也讓“紅色基因”種子深深扎根下來。
在青少年中推進“兩史”教育,是學校德育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。南城縣實驗中學教師黃文青談及中小學生學習“兩史”的必要性,很是感慨:“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,他們最缺乏的就是愛國熱情、擔當精神。如果他的生活里浸染的是形形色色的網絡游戲,那么他就很容易形成暴力傾向。而他們如果從小開始就熟悉黨和國家的發展歷史,從小就讓‘紅色基因’根植,那么他精神里一定多一份擔當。”為引導班里的孩子自覺自愿地學習黨史、國史,黃文青摸索出一個“好方子”:每年清明或者暑假,他都會給孩子們布置一道特殊的家庭作業——讓他們用自己的腳丈量家鄉的土地,或去尋找家鄉籍先烈資料,和同學們一起共享成果。
從事德育教育工作30余年的里塔鎮中心小學校長余銀祥對“兩史”教育的意義有著深刻理解:“你不用正能量的東西去搶占孩子的心靈,負能量的東西就會像野草一樣瘋長,荒蕪整塊心田。”他認為作為青少年教育工作者,有義務更有責任去為孩子們的心靈根植下那些紅色的歷史和記憶,也唯有如此,才能讓當今的孩子們發自內心地熱愛祖國。如今,里塔鎮小學的所有班級都實現了“兩史”教育進課堂。
“兩史”教育推進很重要的環節,就是如何契合現代孩子的特點,兼具包容性、趣味性、開放性,真正做到入腦入心??h教育局教育股股長黃松青,連續23年在青少年中組織開展“兩史”主題教育活動,他有著自己的見解:“‘兩史’教育不能抽象說教,要接地氣,要通過讀、講、看、詠、賽、寫的活動,讓黨史、國史知識扎根在學生心田,讓黨的精神深入人心。”截至目前,全縣共印發“兩史”教育讀本70多萬冊,有近100萬人次的青少年參加“緬懷革命先烈、一片紅心向黨”“學黨史、頌黨恩、跟黨走”等相關主題教育活動并從中受益。經過持之以恒的開展,“兩史”主題教育活動已成為南城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優秀品牌活動,成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載體。
南城有著悠久的革命歷史,擁有寧元勛、潘震亞等一大批革命英模人物。該縣充分利用當地紅色資源,組建了一支由老干部、老戰士、老勞模、老工人、老教師組成的“五老”教育隊伍,采取與學生座談、面對面交流、報告會等形式,讓“五老”講述身邊的人和事,增強黨史教育的親和力、感染力。年過七旬的程夢蘭是“五老”教育隊伍中的一員,近10年來堅持參加活動,一場不落。她說:“對青少年加強黨史、國史的學習教育,把紅色傳統、紅色記憶牢牢植入他們的心里,對于培養教育他們愛黨、愛國、愛社會主義都很有意義。”
如今,該縣的“兩史”教育實現了中小學全覆蓋,有近10萬人次的青少年從中受益。